第(1/3)页 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八十年代,沈小雅第一次体验到慢节奏的农村生活。 村民都很早就躺下睡觉了,因为没有任何的娱乐,更要节约用电。 所以基本8点左右大家就睡觉了,毕竟白天大家还要去挣工分。 想想在现代,她每天晚上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回复不完的邮件,一丝都不敢松懈。 就怕因为自己的松懈被其他人取代。 她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的,恨不得每天连轴工作,不用睡觉。 沈小雅躺在炕上,因为是5月份,天气转暖,屋子里并不冷。 身旁的母亲已经睡着了。 她看着这个瘦弱的女人,心里很是酸楚。 早早地失去了丈夫,婆家还都是豺狼虎豹,一个人拉扯女儿,真是难为她了。 这也是她唯一羡慕原主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母亲陪在身边。 不像她,从来就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 沈小雅想着既然要在这里生活,就要找到挣钱的办法。 毕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设计界,她都能闯出一条出路。 更何况是在八十年代,她一定可以改变母女俩的生活的! 不过在这之前,她首要的任务是改变村民对她的印象。 第二天一早,母亲已经去大队出工了。 沈小雅在家里拿出母亲攒起来的一些碎布头,取来针线,想着给自己做个帽子。 毕竟原主这18年都没出过门,很多人都没见过她的样子。 如果这样冒失的走出去,难免会吓到一些人。 更何况村里还有很多孩子,毕竟接受也是需要过程的。 虽然布头都是参差不齐,破旧不堪,但是这些都难不住沈小雅。 她可是很有天赋的设计师,做个帽子简直小儿科。 由于没有缝纫机,手针缝制慢了点,但是很精细。 一会功夫,一个拼色的八角报童帽就完成了。 沈小雅戴上报童帽,将帽檐压的低了些。 将后面的头发散落下来,完美的遮住了胎记,而且还能遮住刺眼的阳光。 毕竟农村正午时太阳光线是很足的,这样一举两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