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5 老婆驾到-《小人物阿云》


    第(2/3)页

    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

    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

    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

    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相传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被东吴孙权所杀。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夜送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其计,遂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于洛阳城南门外。

    据庙内碑文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关冢前建坊,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庙。清代重修。占地百亩,有翠柏800余株,殿宇150余间,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这是一座布局完整严谨,突出中轴线的古建筑群。

    门前有重檐迭阁式舞楼。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关林庙大会,都要在这里唱大戏。

    大门是按帝王规格建造的,每扇门上嵌九九八十一个乳钉,也是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一个标识。门额上 书-“关林”二字,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为明代雕刻。

    仪门,门额上有清慈禧题“威扬-”匾额。“-”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意指关羽威扬天下。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门前有铁狮一对,重约1500公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