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2 龙村名匠-《小人物阿云》
第(2/3)页
一九五九年八月,参加高考,顺利进入了河南化工学院化工系无机专业学习。
在大学里,他仍刻苦学习,各科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正当继续深造的时候,因为自然灾害,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班并校。
马邦贤对新分配的专业不够理想,便回到了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为了将来的生活,他想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时的农村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到处是夭折的婴儿,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太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学医,想用医药来挽救病人脆弱的生命。
于是他开始接触、了解、学习中医。中医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他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他于是更加用功,不分昼夜苦读医书,四处请教名医,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可以给人治病了。
一九六五年,马邦贤一人承担了龙村的主要医务工作 。
直到一九七八年村里办起了卫生室,马邦贤担任主治医生。
他能用尽量少的药物治疗疾病,且疗效显著,得到了十里八乡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有一次来就诊的是一个年轻妇女,她在用缝纫机做衣服时,不小心把手指送入送布牙中,缝衣针穿指而过,由于她用力抽手,把针弄折了,鲜血直流,不知手指中是否有断针。
马邦贤打了一盆清水,把一个装有小磁铁的火柴盒放在水面上,让伤者把手指伸进水里移动。通过手指和火柴盒运动的速度不同,判断出伤者手指中并无断针,包扎好后,伤者十分高兴。她和前来观看的人都说:“马医生真是能人呀!”
马邦贤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一套用药物治疗轻度阑尾炎患者的方法(不用手术治疗),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大大节约了手术费。
一九八五年,马邦贤又多方筹钱购制了全乡第一台透视机,先后又开始了四大常规(血、便、痰、尿)的化验,以后又开展生化、肝功能五项指标的检查等,当时他诊所的医疗器械居全乡第一。
他从医几十年,始终遵循的治病原则,能用土方治疗就不用药,能用药物治疗就不手术,花最少的钱来治病,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即使病人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也用精神疗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