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父皇,儿臣所说的收费并非是收取百姓之费用,而是商贾之费用,富户之费用。” “如此通畅,如此平整的道路,其马车行驶是否要方便很多,他们不应该为这方便花费一些银钱吗?” “儿臣,觉得三百丈远的直道收取一文钱不过分吧,如今这一条直道一共差不多五百丈,收取个十五六文,相信很多人不会介意出这个钱的,当然若是实在不愿意,旁边还有着原有一条小道,只是有些坑洼不平。” 声音悠悠,这一刻犹如恶魔在低吟。 李明在考虑之后,最终还是将这个魔鬼般的方案拿了出来。 原因很简单。 在古代,你真搞无偿修路,财政根本就顶不住。 甚至别说古代了,就算是现代,高速公路也是收费的。 在不考虑劳役的情况,不收取费用,是根本扛不住的。 为了基建能够继续下去,收钱是必然的。 当然这所谓的收钱,他只打算收取马车的。 一是平民过路你根本收取不到,人家大不了换个地方,换个方向。 二是一旦收取平民的费用,很可能演变为恶政。 弄不好就是苛政猛如虎了。 马车无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个年代,无论是你租借马车,还是自身有着马车的人都是有钱人。 收取一些这些人的费用完全在常理。 而且他们也的确体验到了更好的待遇。 相比于坑坑洼洼的道路,直道不仅仅平整而且没有泥泞,为此付出点费用也自然理所当然。 而且他的收费又不高,一公里收取的费用也就在一文钱左右,这么点费用,对于这些人来说也就毛毛雨了。 虽说,按照着公平的情况,还需要加入重量。 可李明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毕竟在古代,一旦东西复杂了,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还不如简单点。 以马车数量收取。 政策越简单,可以钻的空子就越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