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2章 逼迫!-《北颂》
            
            
            
                
    第(2/3)页
    王曾赶忙道:“臣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赵祯感慨道:“朕最初知道此事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所以特地派人去查探了三次。
    得到的结果却是一致的。
    所以朕不得不相信。”
    王曾沉声道:“即使如此,那交趾就合该归我大宋所有。”
    鸿胪寺卿在王曾说完这话以后,小声的嘀咕着道:“此前我大宋征讨辽地的时候,交趾也算是出兵帮过我们的,冒然兴兵,有损我大宋声誉。”
    王曾毫不客气的开口道:“我大宋将交趾纳入王化之地,那是交趾的荣幸。”
    鸿胪寺卿听到如此强盗逻辑,苦笑了一声,没敢再说话。
    王曾盯着赵祯急切的问道:“官家,何时兴兵?何人掌帅?寻常人怕是一时半刻拿不下交趾,臣举荐寇季为帅,狄青、杨文广为左右先锋,王德用为督粮总管。
    若是不够,可临时征调朱能、种世衡二人回京。”
    王曾知道交趾产粮就像是往出冒一样,也是急了。
    如此宝地,早日落到大宋手里,大宋百姓早日就能获益。
    其他的,王曾才不在乎。
    什么不可礼法、有损声誉、没有出兵借口之类的鬼话,王曾一点儿也不在意。
    那些鬼话,是大宋羸弱的时候,用来自欺欺人的。
    如今大宋前所未有的强大,兵锋前所未有的锐利,还讲什么礼法、讲什么声誉、讲什么借口?
    拳头大,就是一切。
    礼法、声誉、借口,都能通过拳头打出来。
    赵祯见王曾如此着急,忍不住笑道:“王爱卿不必着急,此事还需要徐徐图之……”
    王曾朗声喊道:“官家,我大宋有的是兵马,小小交趾,根本不需要徐徐图之。”
    赵祯幽幽的道:“我大宋是有兵马,可兵马要坐镇四边,要镇守辽地。如今辽地刚平,辽地各处都是罪籍,需要兵马镇压。
    解决不了辽地的隐患,你让朕怎么放心大胆的出兵去征讨交趾?
    万一朕刚将兵马派遣出去,辽地有人起兵谋反呢?
    到时候后院起火,朕害怕救不过来。”
    王曾刚要开口。
    蔡齐抢先一步喊道:“官家,我大宋面对黑汗、青塘、辽国,三方侵犯,尚且能应付的游刃有余。
    对付交趾和一些辽地的叛军,更是轻而易举。”
    赵祯感慨道:“话虽然这么说,可如今能征善战的将帅,朕都封了出去。召他们回来一用,固然可行。
    只是诸位爱卿应该明白,请神容易送神难。
    他们到时候若是赖在汴京城不走,又或者让朕给他们加赐封地。
    那朕就不好应对了。
    而如今留在我大宋的将帅,每一个身上都肩负着重任。
    轻易不能调动。
    朕的难处,诸位爱卿应当体谅。
    朕若是可以现在发兵,也不至于一个劲的招募兵马。”
    赵祯一番话说完,王曾和蔡齐皱着眉头站在了原地沉思了起来。
    赵祯的话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辽地不安,他不敢出兵。
    而辽地要安定,就需要大批兵马坐镇。
    问题的关键,还在募兵上。
    王曾思量过后,沉声道:“官家此前不是已经招募了两百万……”
    不等王曾把话说完,赵祯就打断了他,“两百万怎么够?辽地可是有上千万的罪籍。辽地更是地域广阔,两百万人,洒在辽地,也是杯水车薪。
    你们和张知白共事多年,你们可以去信问一问张知白,看看两百万人,够不够辽地用。”
    王曾咬着牙道:“那就募!”
    顿了一下,王曾又补充了一句,“一百万不够,那就再募一百万。”
    大宋人口足有数千万。
    为了能彻底解决粮食的危机。
    为了子孙后辈能衣食无忧。
    募三百万兵马,不算什么。
    赵祯缓缓点头,“所以此事还得仰仗吕爱卿。”
    满朝文武的目光瞬间落在了吕夷简身上。
    吕夷简在刚才,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心里别提有多悲凉了。
    如今成为了垂拱殿里的焦点,心里更悲凉。
    赵祯抛出了一个交趾,瞬间将朝堂上的那些中立的,以及亲善寇季的,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政事堂三宰,有两个人已经坚定的支持赵祯继续募兵了,他就算是再反抗,也是无用。
    虽说那二人的权柄不如他。
    可两个人一起发声,总是强过他。
    吕夷简几乎可以肯定,在大宋没有征灭交趾之前,王曾和蔡齐都会坚定的站在赵祯一方。
    民间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
    粮食对大宋百姓而言,就代表着一切。
    王曾和蔡齐这种心怀百姓的官员,绝对不会错过一个大粮仓的机会。
    像是蔡齐这种讲原则的人,为了让大宋得到交趾这个大粮仓,都还是无脑的支持赵祯成百万成百万的募兵了,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说了。
    吕夷简一瞬间感觉到心都凉了。
    他感觉赵祯就是在逼他,逼他离开中枢。
    吕夷简在满朝文武注视下,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了御阶前,对赵祯郑重一礼,沉声道:“官家,朝廷此前已经募兵两百万,募兵期间的艰难,官家通过各地奏报上来的文书,应该能了解到。
    臣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募到了一百四十万兵马。
    再募一百万,臣没办法做到。
    臣也相信朝野上下,没有人能做到。”
    赵祯听到此话,眉头一挑。
    满朝文武听到此话,神色各异。
    吕夷简这话什么意思,赵祯和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
    吕夷简是在告诉赵祯,朝野上下没人能招募一百万兵马。
    赵祯若是要寇季接替他的位置的话,那寇季就得招募齐全一百万兵马。
    若是招募不全,那就不是他吕夷简无能,而是赵祯刻意为难和打压他吕夷简。
    王曾听出了吕夷简话里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道:“老夫可以尝试一二……”
    吕夷简看向了王曾。
    目光犀利。
    似乎在质问王曾,为何要保寇季。
    王曾没有理会吕夷简的目光。
    他为何保寇季,他心里清楚。
    寇季做事的手段或许激烈了一些,但是大宋朝有很多事情,非寇季不能完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