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六节 战胜带来改变-《我要做皇帝》
            
            
            
                
    第(3/3)页
    可惜,秦始皇的这个野望没有变成现实。
    秦末的农民起义,彻底摧毁了他的帝国和黄图霸业,更使得诸夏民族陷入了危机之中。
    如今,刘彻只要重新夺回河套。
    那么,不管付出了多少,都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回报。
    首先,就是夺取河套后,汉家再也不缺马了。
    河套的肥美牧场和湖泊,足够蓄养百万匹以上的战马!
    其次,中国也估计不会再缺耕牛了。
    河套的牧场,每年向内地至少提供十万头耕牛。
    更别提,当地的资源丰富,甚至墨苑都在当地发现了一个大铁矿。
    更何况,收复河套,等于给汉室买了一个名为‘安全’的保险。
    长安,从此不会暴露在任何敌人的威胁下。
    长城也将重新恢复它的历史价值——不仅仅作为一个防御基地,更是一个进攻的发起点。
    当然,更重要的是:河套地区,沃野千里,足可养活一个百万规模的人口。
    这块新土地的获得,足可使汉室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再次缓解。
    作为皇帝,刘彻很清楚。
    中国的问题,从来只有两个。
    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土地。
    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其他一切问题,对中国来说,都不是问题。
    …………………………
    当天,汉军在河阴取得大胜的消息,立刻传遍整个关中。
    整个关中军民,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就连太学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
    对汉室来说,上次的马邑之战,打破了匈奴骑兵‘野战无敌’的神话。
    而这次的河阴之战,则打破了许多人私底下说的‘汉军不可出塞,出则必败’的谣言。
    整个社会,都被这个胜利的喜讯为之一振。
    甚至有许多地主宣布‘为了庆祝河阴之战的胜利,所以今年的田租,一律减半……’。
    本来,这种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的。
    在以前别说战争获胜,太宗皇帝多次减免田税,这些家伙也没有见过动弹。
    但是,近年以来,随着关中商业不断发展,各种作坊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不管生产什么,不管生产多少,总是能够卖掉’这样的奇迹。
    许多人因此投身工商业,即使是列侯们,也遮遮掩掩的派了管家和家臣开设作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青壮人口被作坊抢走了。
    很多农民,特别是贫民,甚至除了农忙时节会下地干活外,其他时候,都在作坊里。
    这样一来,佃农就大大减少了。
    毕竟,给地主种地,虽然说现在关中地租普遍都是三成。
    而且,因为农业技术进步,工具也迎来大发展,土地产量大大增加。
    在实际上来说,其实,即使佃农,也可以得到温饱了。
    但问题是——人家作坊给的钱实在啊!
    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拿十钱以上的薪水,作坊主还包吃住。
    哪怕是新人,学徒,也能拿到一天五钱左右的工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都被工坊吸引走了。
    面对作坊的抢人,地主们没有办法,只好是打感情牌,打乡情牌。
    尽量的对自己的佃农好一些。
    不仅仅逢年过节,得发点礼物,更是要隔三差五的给佃户们一些福利。
    不然的话,人家转身一拍屁股去了作坊,你哭都来不及。
    更何况,现在关中地主豪强和勋贵们也学精了。
    他们也不再将土地看成发财的工具和聚宝盆了。
    而是将依附在自己土地上的农民看成真正的宝物。
    自己的佃户,是最好的士兵和最拥护自家的人。
    他们的忠诚度和凝聚力,都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很显然,不会有傻瓜,再去苛待自己家族未来的真正根基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