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给朕机会-《书剑盛唐》


    第(2/3)页

    李义府默默的看了李诚一眼,朝李世民抱手:“臣惭愧!”

    李世民摆摆手:“不必在意,风闻奏事,是御史的本分。”李老二心里其实未必就爽了,但是李诚说的是政治正确。不爽也就只能捏着鼻子忍了。大唐这帮御史牛叉的很,不但怼同僚,皇帝都不放过。李世民已经习惯了。可

    惜啊,今天没有开成因言罪人的头,不然今后皇帝当的就爽了。这个念头呢,想想就算了,千万不要说,更不能做。真的这么干了,下面这些大臣,至少一半的人要造反。这

    可不是什么辫子戏,这是大唐。君视臣入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年代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那是有风骨的。武则天前脚称帝,后脚就一堆人造反的唐朝。

    李诚不是圣母心,他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限制皇权!一个出于斗争需要,再有一个就是李义府这人呢,拉过来是个很赞的打手。这家伙,真是没啥节操可言的。好用!尽

    管人在登州,李诚还是要弄一批人拉帮结派的。不然朝堂上没有还手之力,总是自己赤膊上阵,这不是个事情啊。所以呢,许敬宗,李义府,这种没啥节操的奸臣,李诚弄过来再说。这帮人之讲利益不假,信誉还是有保证的。

    说的难听一点,他们比那些传统世族的信誉要好的多。而且威胁不算太大。传统世族那帮人,为了家族利益,可以牺牲一切。李诚敢赌一两银子,今天的事情,崔氏肯定知道,郑氏也该知情,但就是不提前跟李诚支应一声。

    为啥?利益呗?如果李诚栽跟头了,他们可以一边参与分红,还可以展现实力,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牢牢的控制李诚。对于崔氏、郑氏来说,不能控制的李诚,肯定比不了能控制的李诚。一切都是利益,就这么简单。如

    果李诚赢了,他们也不损失什么,你凭啥说我们知情不报呢?没有跟脚的事情。传统士族,就是这么讨厌。他们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很难伤其根本。要不是黄巢浪一波,五代十国又浪一波,传统士族的根基很难被动摇。郑

    氏就是很好的例子,李世民打压的那么辛苦,不照样说起来就起来么?

    至于为何有人要搞李诚的水师总管,大概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打通了登州和幽州之间的便捷水路,这一条就足够了。更不要说,李诚走了一趟新罗,别人不难猜出其中的缘故。没有巨大的利益,不值得李诚亲自冒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