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远在琅琊的刘澜根本就没有返回徐州城,派了徐庶去应付了一下,果不其然,当徐庶见完这位从许都来的使节之后,一脸欲哭无泪的表现,可以说他对这位使节很不喜欢,尤其对于他们的合作议题更是没有任何可以考虑的,因为他们手上压根就没有不对,所谓的联合根本出不上力,完全是在借助他们,成功与否,他们都不会有什么损失,这一套对当初的曹操来说有用,对现在的刘澜来说,没半点意义。 所以徐庶在书信之中表达了对这人极为严重反感,对二人书信之间的描写,直接用他来人充满了官场习气,那套把空手套白狼说得好像是给我们带来多大恩惠的嘴脸让他作呕,也许这只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但是那一副原本就是有求于人却被他硬生生说成人是施加恩惠让他很不适应,不满再加上不适应,可想而知,徐庶对董承派来的人是有多厌恶了。 看了徐庶在文书中所写的内容,刘澜就算不去想那使者的反应也能料到不仅是徐庶不满,只怕那位使节现在也是一肚子的不满,如果真的如徐庶所说,这人官场习气很重的话,那么他没有亲自接见他自然会被认为是一种轻视,可想而知,在和徐庶的交流时,又怎么可能态度会好呢。 刘澜在矮几前沉思,他考虑着该如何应对这位使节,尽可能的不要过于怠慢他,毕竟不管他对董承这个人如何评价,这样的小人没必要得罪,不管怎样,他始终都是外戚,留着这样的人,哪怕只是为他摇旗呐喊,也能在许都内部起到一些作用,最不济内卫获取情报时会更容易。 刘澜在回信中,没有过多说什么,只是把他的想法提了出来,让他能有一个更成熟的表现,圆滑一些,当然圆滑可不是狡猾,不管对使节如何不爽,嘴少表面上还是要能过得去,虽然咱们不靠他,可是在许都能有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存在,未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汇报呢? 毕竟内卫获取消息的渠道太少了,尤其是对许都曹操一些核心情报获取上可以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从民间的渠道获取,而民间的情报可不是次次都准确,要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许都内部必须要尽可能的培养倾向自己的势力,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统统满足他们。 但是再这样的情况却极少发生,更多的还是曹军被近卫军的恐怖爆发力而冲飞,最后被踩踏而亡。 但是随着战马冲刺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缓慢,这样的情况便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近卫军在冲到敌军阵型三分之二的距离时,速度减缓,在最后一撞之后立在了原地,与敌军开始近战。 近距离的交锋之下,近卫军终于出现了伤亡,他们被长枪刺穿,不管身上披得铠甲有多厚,终归不可能让近卫军毫发无损,不少骑兵被长枪直接掼飞到空中,重重落地,瞬间就被四周的曹军围杀,环手刀疯狂劈砍,将其劈成数段,一命呜呼。 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近卫军的攻势却一点都没有减弱,虽然他们冲击的进度在减缓,可是前进的脚步却不会停留,也许第一波猛烈的冲击力渐渐消退,可是开始缓慢推进的近卫军却是最也同样恐怖。 敌军的阵型很快就被近卫军贯穿,一道鲜血长道,道中躺满了被踏为齑粉的尸体,当然还有两边被斩为数截的残肢断臂,近卫军这一波如墙列进的的情况,真的彻底吓到了曹军,而真正让他们的恐惧的是,他们又朝着他们杀过来了。 就好像董承,他不就是要搬到曹操嘛,好啊,那就答应他,反正这是在攻破许都之后的事情,许给他又能如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