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汉宗亲的底蕴-《曹操的主厨》
第(2/3)页
天命所归,估计也就可以偏偏普通老百姓。他们这些藩王,自然是不相信的。但是不相信传闻,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天命传闻投资,但愿意为一个兢兢业业,打算中兴大汉的后辈投资!
“臣无能,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上阵杀敌。这些年累积了一些财帛粮草,愿意支援陛下,中兴大汉!”沛王把老底都给掏了出来,至少拿出了七成的家产。
田地和其他经营的东西自然不算,浮财和粮草倒是贡献了不少。算下来几万贯的钱财,还有足够曹操麾下所有军队,一年左右用度的粮食,这还只是沛王的部分。
其他几个藩王,也是陆续贡献了不少的钱粮,全部加起来,荀彧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如她这样做后勤的,最糟心的便是钱粮不足。军费开销占大头,那当然没关系!
另外还要照顾官员的俸禄,喵的,就两州不到的地盘,要给那么多的大官发俸禄,这真是为难她这萌吃货!
还有地方的俸禄,开销,许都的扩建和建设,医学院和附属病院的建设。后续还有其他修桥铺路的工程。陆续有难民过来需要安置,屯田的工作也要继续开展和扩大……
看看现在,这些藩王贡献出来的钱粮,直接就相当于曹操地盘两年的财政收入!粮食可以供应士卒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战斗,荀彧终于是稍微可以松一口气了!现在真正担心的,反而是陛下厚不厚道,是把这些钱粮都送到国库,还是直接收入内帑!
国库走的是国家,也是朝廷的账;而内帑却是皇帝家的私库,与国库是分开的!若是进了内帑,那么就算是她也没办法调用!
“大汉正是多事之秋,不好铺张浪费,这笔钱粮……”刘协看着荀彧那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粮食全部充入国库,财帛方面,九成归入国库,一成归入内帑!”
“陛下圣明!”这个结果,荀彧自然也没什么意见,已经高于她的底线许多。
“陛下!”刘艾找到了刘协,“臣针对前来赴会的宗亲进行甄选,选出有文才的宗亲三十人,有将才的宗亲十二人,正由三公进行第二次考核。若能出仕,当是一股无容忽视的助力!”
“最初多少人愿意参加考核,比例如何?”刘协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