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在他看来,武侠体系,要想映照现实,他恐怕至少要搬运一个系列的作品过来才有可能。 而这个游侠的设定,居然已经映照现实? 由不得他不好奇。 他打开了这条新闻。 很快,他就发现,这套游侠设定,与他想象的武侠,并不是一回事儿…… 在龙国的历史中,游侠文化,自古有之…… 最早的游侠,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特指某一种人。 你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布衣,也可以是贩夫走卒。 只要你认同侠客的思想,你就可以是游侠。 当然,这个时侯的游侠,跟后来的游侠,可不一样。 最早的游侠,品性高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诺千金,存亡死生,义气重然诺…… 比如,专储刺王獠,要离刺庆忌,荆柯刺秦王,这算是侠…… 还有,战国四公子,更是是公认的侠…… 这种游侠文化,影响深远。 直到东汉末年,都还有相当的影响力。 比如,袁氏兄弟,皆以侠名闻名,甚至,袁术因为有侠名,还差点引得吕布来投…… 要知道,当时吕布兵败后,第一个想投靠对象就是袁术,可想而知,侠名的重要性。 又比如,当时的换河内太守王匡,便获得了一个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的评价。 陈留太守张邈,更是以侠气闻名天下,振穷救怨,倾家无爱,由此,士多归之…… 这个时侯的侠,还是很有逼格的…… 只不过,后来的游侠,完全变味了…… 到后来,游侠一般都是一些年轻人,血气方刚,并不真正明白游侠的精神。 而是一味的逞勇斗狠, 或呼朋唤友,招摇过市, 或武断乡曲,为祸一方…… 随着中原王朝日渐趋近于大统一后,这种游侠文化,遭到了全面的压制。 从而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这个游侠的文化,王泽还是有些好奇的…… 他没想到,这套设定,居然能映照现实…… 他看了一下新闻中的介绍,发现这套设定,其实主要是在强调游侠的精神…… 通过这种类以乎戒律的精神信仰,来突破肉身的极限…… 他看了一下,这条新闻中,甚至还总结了几条。 比如,扶危救困,不求回报,不畏险阻…… 比如,言有有信,一诺千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兑现承诺。 比如,不逞强,不炫耀,默默无闻的奉献…… 而这次,似乎是有人一直用这样的戒律来要求自己,居然真的突破了肉身的极限…… 王泽看了一下,就失去了兴趣。 这种体系,明显跟他的《阳神》中的修道体系一样,是利用现实中有基础的东西来映照现实。 但是,这套体系,他并不看好…… 毕竟,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当苦行僧,活? 当然,如果这套体系,彻底映照现实的话,他觉得,到时侯说不定可以写武侠了…… 毕竟,这种用精神信念,来打破肉身极限,跟在体内无中生有,弄出内力,似乎也差不多? 他看了一下,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京华大学,明天就要开学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