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武举童试-《明末之楚军》


    第(2/3)页

    “美女夫人,你怎么来了?”秦翼明调戏着问道。

    徐贞儿是掩口一笑,她早就习惯了秦翼明的不着调和各种奇奇怪怪的言语。

    “相公,我才来没一会儿,怕你们累着,送点糖水过来。”徐贞儿柔声说道。

    一晃到了崇祯十年三月份了,武举考试开始了。

    秦翼明今天参加的是安陆县的武举童试,这个童试还是比较简单的,答策的要求就是识字即可,在答策过后,开弓要求八力弓,也就是九十六斤及格,臂力考试就是掇石,搬起石头离地一尺,只要将重一百五十斤的石头抬过一尺高就是及格了,当然还有射箭的要求。

    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于一般的人却非常难,第一关答策就会刷掉很多人,能够认识字的人,基本上都是家境比较好,能吃饱饭,不事生产,有老师教的人,就这一关,很多人都望尘莫及,所以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替考,那些武人答策不行,就请一些文人做枪手,这个也是非常盛行的手法。

    还有就是骑马射箭等,前提就是要有马啊,但是一般的人能买得起马匹么?吃饭都成问题,总之武举看似公平,一般的百姓却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大明到了崇祯朝,崇祯确实是个奋发图强的皇帝,他特别重视武举考试,改革了武举,将武举抬高到同文举同等的地位,崇祯四年,他亲自任命了大明第一个武科状元王来聘,并且直接任命他为副总兵。

    武举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升官的途径!比幸幸苦苦地积攒功劳要强多了!而且,为了亢胜男,他必须要拿到这个武举状元!非拿不可!

    秦翼明按照考官发的兵书,抄了其中一段话,就交了试卷,当他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很多魁梧粗壮的武夫正在抓耳挠腮,吃着笔墨发愁,桌上一团乱麻,墨水到处都是,那试卷上更是斗大的字跟鸡爪子爬过,在不规则的排列着。

    “这位考生,你是否会写你自己的姓名?”问话的正是安陆县的教谕。

    那个武夫直摇头,老教谕也是摇头苦笑,叹了口气,慢慢地离开。

    “秦大人完成了?”老教谕接过试卷,看了一会儿,赞叹道:“恩,很好,字虽然有待提高,但是没有错字!”

    能够正确地写出字来,对于武夫们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第二日,秦翼明接着参加下面的考试,这个时候还剩下来的已经不到十人了,这答策淘汰率确实太大了。

    首先进行的是臂力测试,也就是掇石,一个重达一百五十斤的大石锁。

    众人根据考官的点名儿,一次去搬那大石锁,这一百五十斤的重量,对于秦翼明来说,不是问题,他现在最少可以搬动二百五十斤的石蹲!这一轮测试下来,还剩下五人继续考试。

    第二项,开弓。

    八力弓,且要射中百步外的靶子!

    这一关,大家都过了,弓箭对于一般的人家,也并非稀罕物,所以这一关的成绩还是比较好的。

    可是第三项,骑射可就不一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