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什么。”赵楷笑道,“陈学士,你的进言朕记下了......朕还要好好的考虑一番,你们先退下吧!” 陈东、胡铨、虞允文、萧不言闻言,便向赵楷行了揖拜之礼,然后就一起离开了瑶池宫苑中的瑶池殿。 看见四人出了殿门,赵楷才叹了口气,低声道:“十二哥,你觉得他们的进言如何?” 然后就看见一个二十多岁,头戴乌帽,身穿戎服的青年,从一扇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这青年正是赵楷的十二弟,莘王赵植。 赵植是从江陵而来的,之前他曾出任荆湖路安抚使,出镇江陵。在北方战事告一段落后,赵楷就命其北上,昨日刚到北京。 今日赵植入宫比陈东、胡铨、虞允文、萧不言等人早了一步,刚才一直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知道那四人想干什么,于是苦笑道:“皇兄,臣弟以为能不用兵火平定东南总是好的......东南诸王要笼络,东南士大夫也应该笼络。至于平定之后是养是用,那还不是皇兄一句话的事儿?” 赵楷又问:“你在江陵好些年了,你觉得东南容易夺取吗?” “不容易,”赵植道,“取东南必须用水军......而且如今山东未平,取江南之路仅有由汉水南下一条。而吴军早就在鄂州严防死守,修筑炮垒无数。咱们的水军恐怕连汉水都出不去啊!即便能出汉水,咱们的水军战船也很难对抗吴军的龟甲铁壳船!” “龟甲铁壳船?”赵楷一愣,“这是什么船?” 赵植道:“请借纸笔一用。” 赵楷冲武美娘点点头,后者马上收好了赵楷的名作——《世界地图》,又重新在书案上铺上了宣纸。 赵植取过一只毛笔,就在宣纸上勾勒起来,很快就画好了一条模样有点奇怪的战船——这条战船的下半身普普通通的,和大号的纲船没什么区别。但是甲板之上却立了一圈向内侧倾斜的挡板,挡板并不高大,每块挡板之上,还开有一上一下两个孔洞。挡板顶部还架着一个尖尖的屋顶。另外,在战船的船艏部,还并排摆放了两门大炮。 “这船是铁壳的?”赵楷有点不大相信。 “并不都是铁的,”赵植回答,“那些挡板还有屋顶都是木板外钉了铁片,非常坚固,咱们的大炮都不一定打得动! 另外,这种战船非常低矮,船体也不大,架在岸上的大炮离得太远,根本打不中它。而且这种战船的船艏部有炮,普通的战船也不是它的对手,除非打造同样的铁壳炮船,否则长江就会牢牢的被吴国水军所掌握。可是咱们的造船之术不如吴国,造不了这样的船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