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明帝国的崛起》


    第(2/3)页

    …

    …

    张昭在赶往西苑的路程中,真理报社里,王絮雪正在总编的书房中看着稿子,微微蹙眉。

    张昭忙起来,陪妻妾们的时间自然就变少,对真理报的发展关注那就更少了。因而,王絮雪在真理报上投入的精力便要更多。

    张昭来自后世,并不禁王小娘子天天出门。王絮雪基本上每天都要来真理报社坐镇、审稿。

    真理报发行这一个月,借助着种种关于政务的讨论,顺利的打开销路,占领市场。

    听六科的官员说,最近在六科里抄邸报的书手都变少。还抄什么?真理报后面的版面都是有的。人家三天一期,往衙门里免费送一份,其余的要卖。但是我大明官员,岂会差这两文钱?

    王承裕老大人是户科都给事中。虽然被圣旨调派出去做事,但官职还在这里。六科的传闻,他是不会缺的。而王絮雪自然就会知道。王承裕也是有长随的嘛!

    自家小姐问一问,他们难道会不说衙门里的传闻?

    而真理报销售火爆,带来两个变化。第一,真理报最近已经增加到四开八个版面。第二,投稿的人数越来越多。

    王絮雪索性便在真理报社这边审稿。报社的人自然都知道张伯爷的妾室就是名为“木兰”的总编。

    “唉呀,头疼!”

    王絮雪揉着漂亮的酸胀的眼睛,低声自语道。报纸上,以及来投来的稿件,反对国子监改革的是多数。

    李东阳李阁老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张昭不会获得多少派的支持。

    因为,国子监改革,收益的只是目前正在京师和金陵学习的监生。而金陵那边的监生忽略不计。他们发出声音,朝廷也听不到啊!距离太远。

    京师里的两千监生,人数是多,但是换算利益集团的力量,他们还真不够看。

    瑶琴、秋月两个在长长的书案边帮自家小姐挑选稿件,书房门口自然是交给家里带来的小丫鬟守着,通传消息。

    瑶琴道:“小姐,我这里都是骂少爷的文章啊!”

    秋月附声道:“我这里也是。”

    她们两个都能教张泰平四书五经,识字审稿这肯定是没问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