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吧,牛哔的人生总是忙碌的,为了不辜负仍在啃葱的熊大,正事儿搞起! …… 李一胥来得很快,汪言无情的把陈曦赶走。 一个多小时,额外奖励是300多万,根本没放在膨胀汪的眼里。 倒是陈曦的心态大有转变,汪言却没意识到。 因为心思压根没放在她身上,不三三三那个啥,她没有什么特殊优势,不值得太用心。 多少人追她? 多少男人把她当女神? 关我什么事。 现在这年头,男神和女神都不值钱。 若是能把《魔女》拍好,小公举成为新生代全民女神,那才显手段。 李一胥果然是来沟通立项的。 “汪少,亿达影业、中影数字都对本子很感兴趣,这事儿基本能成!” 汪言精神一振:“哦?怎么搞定的?” 李一胥办事极有章法,尤其在人际沟通方面。 汪大少听完整个过程,再次确认这一点。 李公子先和安晓芳恳谈,表示想参与的意愿。 安晓芳对此当然早有所料,但是没想到李一胥会如此坚定。 那简直是整体倒向汪言,牺牲自身利益,并且冲锋陷阵。 安晓芳直言不解,李一胥把汪言走到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掰开来揉碎了倒给安晓芳,甚至不惜拿王思明举例,力证汪言的天赋才情。 最后,再用叔叔的人情,打感情牌。 安晓芳被说服了。 不服不行啊,有李一胥在,她要么放弃项目,冷眼旁观,要么站到汪言一边,赚能赚到的钱。 她本身就很看好这个项目,对自身眼光和能力都有信心。 唯一的顾虑是汪言的年纪和实力。 现在,顾虑被打消,信心得到强化,那就搞呗。 李一胥摆平安晓芳这个顶级制片人,再去找亿达和中影。 两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和李公子都有绕着弯子能挂上的密切关系。 人家一看,哦,安晓芳力推,资金充裕,那就投吧! 找上门的好事,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两家大佬心里都有B数,知道人家是为什么才主动找上来的,对排片倾斜答应得很痛快。 而且没什么争权的歪心思,只想多争点投资份额。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5家投资人在大方向上,基本形成共识,只剩细节需要磋商。 李一胥拿出的合作初稿如下: 五家联合制作,王庭娱乐影业为主投,其余四家跟投。 安晓芳的大晟传媒为主发行方,亿达、中影数字联合发行。 总成本暂定1亿,包括制片、发行、营销、宣传等一切成本。 王庭娱乐出资5000万,占所有收益60%,并且拥有女主、男一、男二、女二、女三的决定权。 李一胥出资1500万,占所有收益10%,挂名第三制片人、第三出品人。 大晟传媒出资1500万,占所有收益10%,负责发行,并收取1000万发行费。 亿达、中影各出1000万,各占所有收益10%,协助发行宣传,承诺上映前三日排片。 汪言之所以拿那么多收益,是有理由的。 一,因为剧本版权在手里,本来就有成本。 二,因为剧本的细致程度,基本上等于一个优秀的电影半成品,一眼可以看得到最终效果。 正常的文字剧本,不可能那么细致。 二次创作,是导演的工作。 正常的编剧也没那水平,可以把导演的构图、武指的打斗、特效的质感等工作全部干完。 汪言掏出的本子,不算正统,更像是由导演二次加工过的拍摄指导手册。 讲句不好听的:多事。 但汪言不止是编剧,更是投资商,是金主爸爸,谁敢有意见? 反正投资人们都很喜欢,直接就能畅想画面。 这就是他们痛快让步的原因,肉眼可见的是一部好电影,拍呲的可能性太低了。 不过,大晟传媒、亿达影业、中影数字都不吃亏。 大晟传媒只掏500万就能得到10%收益,发行中,外人再怎么监督都能赚到点油水,很阔以。 亿达影业和中影数字都需要好片子填院线,发行费用里有一部分左手倒右手,同样阔以。 唯一亏的只有李一胥,但是人家心甘情愿。 这就好办了。 那三家都没意见,汪言想了想,感觉快速推动项目进程更重要,剩下点蝇头小利不值得争。 反正续集的版权什么的都在自家手里,想接着玩下去,我还是大家的爸爸,怕啥? 于是点头同意。 李一胥激动万分,一拍大腿:“明天下午签字立项,后天开始建组,汪少,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干一场了!” 汪言本来挺淡定的,被他这么一鼓捣,也开始激动。 四个字便足以概括那种心情—— 我的电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