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娜吾的大眼睛直冒星星,看着大少,崇拜极了。 傅雨诗却在一旁捂嘴偷笑。 她都不用打开剧本去看吴艺晗的台词,靠记忆力就能回忆起来那些表演片段—— 她没少练习和吴艺晗的假想对手戏,很确信,那角色就是一个负责耍帅的二比青年,哪有那么复杂! 然后对汪言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是在哪儿学的阅读理解? 老师是鲁迅? 鲁迅马上举手:报告,不是我,是赵本山教的! …… 搞定了最大咖的紫韬,其余演员又被汪导的专业性震住,接下来的研讨会进行的极其顺利。 读一遍台词,确认了大体的表演基调,剩下的就要在片场里根据实际情况来自由发挥了。 演戏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 既有导演的主观,更有演员的主观。 能不能行,场上见真章。 …… 结束了简单的研讨会,大家结伴出门去吃饭。 明天正式开拍,今天的名目叫做誓师宴。 在撒钱方面,大少向来不会吝啬,规格安排得相当不低。 Dave暂时没跟来,但是李一胥在这方面同样很有经验,一顿饭吃得所有人都很满意。 主创坐在一桌,大家没怎么再聊电影,转而谈起行业现状。 拍电影,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同事关系,一部戏以后不晓得何时再见,一般都不会有太强的交流意愿。 不过有汪大少在,气氛始终维持得很好。 有能力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得到尊重,愿意和大少深入交流的可不止是单独的某个人。 聊着聊着,大家谈到了流量。 紫韬其实是个挺敞亮、不怎么端着的人,直言不讳:“我现在是既舍不得流量,又特别想摆脱流量的标签,贼难受!” 安晓芳瞥一眼傅雨诗,对汪言笑:“其实你想让诗诗走流量路线,是一步好棋。如今这年代,哪有让一个非科班女孩慢慢发酵口碑的余地?” 这话有一半是说给紫韬听的。 意思是暗示:我们肯定要蹭你流量,你最好心里有数,不要憋着意见现在不提,到时候再搞事情。 紫韬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人,但是身为顶流,类似的事情见过太多了。 当即给出回应:“要是有需要我配合的地方,汪导您尽管说!” 却是把面子卖给了汪言。 编导一体,这是能力。 19周岁不到,这是潜力。 有钱有人,这是保险。 声名鹊起的王庭娱乐,则是退路。 业内看待汪言,共识是“进可攻退可守”,基本立于不败之地,有极大概率成为一方大佬。 别以为明星们没什么文化就是傻的,就算明星本人脑子瓦特,那不是还有工作室和经纪人么? 紫韬的面子没少给,汪言心知肚明,却不方便直接表态回应什么。 现在谈那些都早,安晓芳也就是打个预防针而已。 李一胥适时的接过话茬,反驳道:“其实我觉得还是应该避免过度营销,新生代小花的竞争太激烈了,京圈公主、弯弯公主、唐人扎扎、嘉行迪丽,大大小小扎堆拼刺刀,根基尚浅时没必要跟她们争什么……” 又有一半是说给外人听的。 汪言心里暗赞,随口做出总结,覆盖掉前面的伏笔。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倒是觉得,流量和口碑未必冲突。 艺人要靠作品说话,没错,但是在流量时代,路人很难正确区分实力与话题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考验,又是机会。 假设流量为王的窗口期并不长,那我们做事就要有侧重点,把基本盘做扎实。” 大家纷纷附和,熄却假模假样的争论。 娜吾听得满脸懵逼,悄悄问傅雨诗:“狗子到底啥意思?” 小公举言简意赅的解释:“前期炒流量,电影上映后炒口碑!” 娜吾终于懂了。 “意思就是,趁现在有机会,往死里薅紫韬的羊毛呗?!整那么绕!” 傅雨诗瞥她一眼,动了动嘴唇,最后却无言以对。 能用那么愚蠢的大脑直指问题核心,熊大,你真是个奇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