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分明是发疯的野兽吧! “墨踪,将他带过来。” 温凉只瞥了高师爷一眼,便大步迈进院中,望着一众小厮冷冷道:“严知县呢?” 虽不清楚来人的身份,但见此人气度不凡,双眸凌厉,小厮不敢耽搁,忙回道:“大人在书房。” “带路。” 小厮带着温凉一路来到了严知县的书房,房门紧闭,温凉微微挑了下下巴,命令道:“开门。” 小厮立刻上前开门,只心里纳闷,自己咋就这么听话呢? 明明这年轻公子长得不凶,说话声音也不大,可就是有一种令人胆寒的威慑力。 房门被推开,小厮惨叫一声,被吓得倒在地上。 他本已做好被严知县责骂的准备了,可没想到一推开门就看到自家老爷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温凉探了探严知县的鼻息,气息已绝。 他的双手握在匕首上,看起来像是自尽。 “怎么回事啊,这里怎么乱糟糟的?你们怎么都来老爷的书房了,还有没有规矩了?”远远传来尖锐的女声。 只见一年轻妇人颐指气使的走过来,她穿着金兰色的锦裙,头上插满了金玉珠翠,反是失了美感。 她怒目瞪着小厮,转身间才发现倒在血泊中的严知县,本就抹了厚厚一层胭脂水粉的脸刹那间变得更加惨白。 “老爷啊,您这是怎么了……”李氏扑倒严知县身上嚎啕大哭,扯着嗓子喊道:“看什么呢,快去叫大夫啊!” “不必,他已经死了。” 凉薄淡漠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李氏正想骂人,转身间却被身后男子的风华所摄,就连悲伤都被瞬间冲淡了。 她是家中的庶女,因模样不错才被选来做了严知县的继室。 严知县已经不年轻了,他的女儿也只比她小一岁。 她跟着严知县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哪来的什么深厚的感情。 此番看到如此俊美的男子,即便亡夫在身侧,她也免不得荡漾起春心来。 温凉却未看她一眼,只敛着霜雪般的脸色坐在主位,面无表情的望着门外。 墨踪扯着半死不活的高师爷走了进来,高师爷的衣裳全都烂了,半边脸磨的全是血,以至于李氏看了他好几眼才认出他来。 “高师爷,你怎么在这?” “你认得他?” 见温凉的视线终于落在了自己身上,李氏小脸一红,忙回道:“我当然认识了,她是平州李知府的师爷。” 末了还不忘介绍自己一番,“李知府是我的堂叔,但我只是辈分大,岁数还小的。” 高师爷心里又惊又怒,一边恨那疯马,一边骂这女人蠢笨。 不等人家问就上赶着答,人家是什么身份,难道还能看上她不成! 温凉早就收回了视线,语气冷凉,“既然你是李知府的师爷,为何出现在此?” 高师爷短暂的惊惧后,便理清了思绪,声音细弱的道:“我奉知府大人之命前来祁县调查,今夜本想与严知县商议修筑堤坝一事,却不曾想来到书房才发现严知县竟然自尽了。 我怕祁县有问题,便想着立刻赶回平州报告知府大人,谁知道……” 谁知道竟让他碰上了一匹疯马! 温凉眯了眯眼眸,“你如何断定严知县是自尽?” 高师爷一时哽住,转了转眼珠才忙道:“室内如此整洁,又没有打斗的痕迹,严知县当然是自尽了……” 温凉眼中泛起寒光,此人的脑筋转的倒是快。 若真如他所预料,此事绝不是区区一个知县能做到的。 严知县死的蹊跷,死人不会说话,可以任由活人污蔑。 如此滔天之罪尽数落在一个不起眼的知县身上,弃军保帅,死了一个知县,保全了所有人,真是一手好算盘。 “墨踪,将他关下去。” 高师爷见温凉并不信他,他又急着与李知府报信,便挣扎着道:“温公子因何要关在下?” 温凉扫了一眼严知县的尸体,“你是最后一个见过严知县的人,理应收押。” “在下冤枉,在下不服! 我有功名在身,可见官不跪,公子若无证据无权羁押我!” 温凉望着他,认真思忖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高师爷心中一喜,却听温凉复又幽幽道:“那便以偷窃之罪暂且关押。” 高师爷心中更是不服,“温公何出此言,在下偷盗了何物?” 温凉淡漠的瞄他一眼,语气平的没有起伏,“你刚才所骑的黑马正是我丢失之马,还有何话讲?” 高师爷:“……” 合着他今日是败在了那匹马上! 墨踪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将他一路拖走。 西北郡守军冲进县衙,李氏娇呼一声,楚楚可怜的看着温凉,“公子,这是怎么了?” 温凉拂袖起身,冷声吩咐道:“封锁府衙,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公子,妾身也不能出入吗?”李氏娇声唤道,露出了自己最为可怜的神情。 温凉瞥他一眼,转而对副将道:“将严知县的家眷分开关押,不得他们随意走动。” 李氏:“……” 温凉拂袖离去,墨色披风翻飞,如夜色般凉薄无情。 李氏忿忿咬唇,不甘的嘟囔道:“这人怎么这样,白长了一副俊美的容貌,竟然是个没有心的。” 西北郡守军的副将是个年轻人,见此忍不住笑出声来。 见李氏正在幽怨的瞪他,那小副将也是个直性子,看不惯她那副妖妖调调的样子,直接道:“收起你那些小心思吧,人家是平阳王府的公子,迎娶的是圣上亲封的灵毓县主,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亡夫尸骨未寒,就想这些有的没的,快些收拾东西回院子,莫要在这碍眼!” 平阳王府的名号将李氏吓住了,原来那位公子就是平阳王府的温凉的公子。 她曾听老爷说圣上派的钦差便是平阳王府的温凉公子,难道是老爷做了什么恶事所以畏罪自尽?那会不会抄家灭门连累她? 李氏心有戚戚,早知如此她就不嫁过来了,何必替那老女人受这份罪? 不过她伯父可是平州知府,定能保她平安无事。 …… 京城。 因着捐赠善款一事,美人阁在京中的名誉一夜尽失,成为了京中所有商家厌弃的对象。 而建明帝大笔一挥,将美人阁定为皇商更是将美人阁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