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到家了-《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第(3/3)页

    荀攸尝试了一口:“唔……百姓们能享受到这种食物,也是主公的功劳了,小麦的确是产出比粟米多了许多。这个东西并不怎么好吃,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主公厉害啊。”古代因为分离技术,所以小麦并不是很受欢迎,一直到了宋朝时期面食才是主力了。

    徐晃根本不说话直接一盆就扒拉完了,以前在长治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家人,学着刘和喊道:“老板再来几碗……”这种大碗他们一个人都能三四碗。

    刘和禁不住笑道:“老板多下一点,这几个货太能吃了……”这话反而让女人笑了。

    “几位将军这么能吃肯定能打胜仗,大人以后肯定没有败仗。”女人夸了一句立刻去下面了,在这个时代男人吃得多就是有劲就是能打的意思。这绝对不是贬义词……

    这么一说刘和反倒笑了:“那你们就多吃点,谁以后打了败仗就别多说,这里来上五六碗吃不完的话就别当将军了。”

    一时间场面还是挺好的,刘和一碗就足够了。麸子掺入了面条里面,感觉上粗糙了许多。李儒也是一碗,倒是荀攸吃了两碗,等下回去直接就可以歇息了。

    “结账,准备回去歇息吧。”刘和吃饱了起身,旁边的女人也已经停下来了,十多碗面吃了人家一大半。

    那陈美连忙说道:“大人对民妇有恩,这顿饭不应该给钱的。”那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最难得时候刘和开粮仓送粮食。尽管当时刘和是带不走,又不想便宜了谁……

    刘和笑道:“规矩是我定下的,我就不能破坏。如若今日我吃饭不给钱,那么以后下面的人学去了怎么办?今日我给了今后谁要不给,那就是有罪……所以这个无论如何都要给……”说完刘和放下了钱财,百姓们感激是感激的事情,但是自己却不能不明事理。

    这边李儒突然觉得,如果董卓也能自律的要求自己,那么怎么可能这么凄惨的下场?刘和这么小就这么强大的自律能力,这种人怎么额可能籍籍无名?那怕一时间难以成就,但是未来肯定不会差的。最关键是这一位貌似什么都懂,更是有亲自带兵的胆量,这一点就非常厉害了。古往今来能带兵的人很多,但是对自己有认知,知道要什么的人还真的不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