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消息远传-《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第(2/3)页
“这报纸当真是稀罕之物啊,第一期当真是不错,这第二期更是有味道。”司马家族之中,此刻司马防在庭院之中,喝着清茶看着报纸大有一种人生乐趣。
旁边大儿子司马朗静静的坐着,说起来这人也真的是太能生了。光是儿子就八个,至于女儿那就别说了也不知道几个。这八个儿子都有字中都有达,所以说也就俗称八达。当然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还是其后的六个弟弟都不如他。不过就学识而言,此刻正值青年的司马朗更甚一筹,毕竟司马懿还年幼。
“伯达这两份报纸你也看过了,可有什么想法么?”司马防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虽然说这是家常闲聊,但是此刻坐姿神态都很严肃。对于家族的子弟管教,司马防可谓之真正的严父。哪怕是他们成年之后,也要求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
司马朗稍稍行礼说道:“父亲儿现在就觉得这并州长治……神奇的很,颇有一种想要去看看。这每日走河内的商人不知几何,可见那里繁华异常。父亲所看的报纸,所喝的清茶,所穿的披衣,所吃的白盐,所喜爱的糕点……一切都来自那长治。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可价格着实贵重。世人都说刘和此人软弱胆小不敢替父报仇,但是儿觉得此人乃是堪比越王勾践之流。”
司马防点头说道:“世人多愚昧,刘和尚且年幼不敢报仇也是正常。刘虞为人清高,手下没有私兵,所以留给刘和的没有什么兵马。但是刘和此人有忠,之前招募兵马就敢于去长安勤王,不得不说……可其后的表现与之前判若两人……”司马防不住的皱眉,纵观刘和所有作为,这感觉就像是俩个人在做事。这种差异让人很是琢磨不透,究竟是有高人指点,还是说刘和真的是一时兴起?
这个时候一边只有十多岁的司马懿却是开口了:“父亲伏寿贵人、包裹少帝妃子、还有那貂蝉,以及董卓家中的女眷似乎都在那刘和府上,这其中还有董卓的幕僚李儒李博士。这种事情有点……父亲可觉得前后差异过大,这会不会是下面的人私自做主呢?”
司马朗笑道:“二弟才思敏捷的确是有可能,不然一个人不至于前后差异过大。刘侍中身边的人或许是有大才,但是人无完人或许……再者风流才子,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看看并州的局面,足以说明刘虞身边有大才,现在那人或许已经帮助刘和开始整理局面了。”
司马防合上了报纸:“这东西真的好,只可惜太慢了一点,这里面很多趣事……真是闻所未闻。对于这一次所谓的……科举,伯达你可是有想法了?”
这话让司马懿也看了过来,科举选拔官员。这种方式当真是很有目的性,可以说如此一来官场的局面,以及未来人才出现的几率,总之选拔的好处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这种事情不能琢磨,一旦琢磨就会发现利大于弊。这意味着背后的人,是真正的当世奇才。但同时也陷刘和于不义之地,天下氏族对于刘和恐怕……
但是刘和很年幼利于掌控,这也是司马朗看重的地方。他司马家格外的敏感,所以这杯羹他已经有了想法。这种当世大才如若不能与之交谈,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憾事。只是总需要一个借口去,这科举不就是一个很好地机会?哪怕是失败了,也可以更好的接触一下刘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