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小凡摇摇头。 杨春花从自己的大米麻袋里,取出了几个看上去颜色很鲜艳的橘子,给每人都分了一个。 “你们先别说话,橘子扒开之后试试,看味道怎么样?” 等张小凡这些人将橘子都扒开并且吃下一两瓣之后,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个字:“甜!” 杨春花又问:“酸不酸?” 所有人都摇头。 “这款橘子我在10年前就已经让科研人员进行了研发,它是由17种橘子、橙子、柑杂交而来。” 张小凡这些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而坐在张小凡大腿上的孙若溪,这时候脸上已经没有任何羞涩,反倒是浮现出了一份沉思和探究。 杨春花拿着手里的橘子,对着张小凡问:“你觉得这种橘子我会卖多少钱?” “二十几块钱一斤吧?”张小凡下意识地说。 张小凡经常出入菜市场,对于他来说,二十几块钱的橘子已经贵上天了。 从小就不缺钱的高婉妮,这时候搭了一句:“我在扶桑旅游的时候,吃过他们的本土橘子,那玩意儿很贵,换算成咱们这边的钱,100多块钱1个。” 杨春花点点头:“我这橘子,20多块钱一个,币种是欧元。” “哇——” 张小凡和正在开车的司机,两个“迪奥丝”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一直坐在张小凡腿上没说话的孙若溪,这时候终于开口了。 她用一种很平静,却又非常犀利的口吻说:“姐,很多国外的品种到了咱们这边之后,差不多两年左右就会被本土化。在国外卖一百多块钱一个的橘子,咱们国内最多也就二三十块钱一斤。” “华夏人的‘逆向工程’天下无敌,无论什么外来货到了咱们这里,过不了多久,立马就会本土化。” 杨春花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显得信心满满,由始至终脸上都带着一份从容。 “具体呢,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要把这50万亩荒山种出金疙瘩,而且会把它打造成为整个国际时尚化的奢侈农产品。” 杨春花又说:“我没有出国旅游的经验,认识的老外也不多,但是,我对那一些沽名钓誉、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上层社会非常了解。”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顿了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