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十字架-《我是五千年后考古专家》
            
            
            
                
    第(1/3)页
    (不知道大家猜到没?滑稽...)
    刑榕走进房间里,他仔细的看着那根瘦长的石棍。
    队长介绍着情况。
    “这是我们才挖掘出的一个文物,它长约六米,通体是由水泥和碎石子组成,里面还有些钢筋。”
    “这个东西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是是是!”队长连连点头,道:“在我们之前的发掘中,曾经也发现过类似的东西,大家给出的解释,这类物品应该是在古人社会中拥有一定功能的承重物。”
    刑榕不解的反问道:“我看这个解释应该没有什么错误,你就因为这个叫我过来?”
    “当然不是!老师您下来一下。”
    队长急忙摇头否认,然后扶着刑榕,沿着设立好的楼梯走了下去。
    一边走,他一边说道:“一开始我们是觉得没有问题的,可是,当我们发现了这个。”
    他指向石棍的一侧,在距离断口的一米位置。
    那里,一层层的淤泥附着在石棍身上,有一截的淤泥已经被冲洗干净,露出一角。
    “老师,你看,在这个东西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一张古人遗留下来的纸张,就是这张纸,才让我们感觉有些不对。”
    刑榕走到旁边,手里拿着一个刷子,蹲下身来仔细观察。
    果然是一张纸,岁月的侵蚀,已经让它大的部分都消失不见,上面,只留下了残存的一点痕迹。
    刑榕知道,在这样的暴露环境中,纸张要想保留到五千年后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整个发掘地球文明的时候,关于纸张和书本,往往都是在一些隔绝了空气的铁盒子,或者是密封环境下才能发掘出来。
    当然,有时候也能在外界发现纸张,不过,那都是极其微小的几率才能碰到。
    就算发现了,大概率也看不清上面的内容,又或者和这石棍上面的纸一样,缺失了绝大一部分,读不出什么信息。
    在石棍上面的这张纸,可以说是只留下了点点痕迹,就是这点点痕迹,就让刑榕眼睛一亮。
    他对于古代的文字很是熟练,轻而易举的就念出了纸张上最大的两个字。
    “求子...”
    “对!没错!老师果然厉害!”队长在一旁不由的夸赞道:“我们还要用翻译仪器才能够确定意思,老师一眼就认了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