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东西在百货商场有票难求,他们拿回去卖都不用票,不用试,师墨都知道好卖。 这边流行的衣服鞋子帽子也不少,大人孩子的齐全,种类很多,款式也不错,伍强是用心挑选了的。不过南北温差不同,有些衣服鞋帽应该不太合适,不过师墨没说,她也不确定,得先卖过才能知道。 吃方面主要是加工产品,鱼罐头,晒干的海货一类可以长途运输和便于保存的。还有就是这边盛产水果,用水果做成的各种成品半成品食物。 除了这些,竟还有稀缺的外国货,虽然只占了百分之一的份列,也很可观了,许多东西,大城市里的百货商店都没得卖。 “伍大哥好能耐啊。” 伍强顺着师墨的视线看过去,谦虚中带着骄傲,“这有什么,就是认识两个以前和我爹合作过的朋友,相互间一直有走动,关系还可以,他们有门路,就让帮忙弄了些。外国人的东西都奇奇怪怪,我不知道内地人会不会喜欢,所以弄得不多。弟妹拿回去试试看,卖的好,我就多拿点,好好杀杀价,能便宜不少。” “行,这事就要辛苦伍大哥了,这批货卖了之后,就会有人过来和伍大哥商讨具体细节和货物清单,伍大哥这边要是还有什么遗漏的东西,也可以补上。” “没问题,这段时间我会多跑跑,保证一样也不错过。” 两人又聊些货物的事,严谨一个字也不参与,他是真没天赋,也没兴趣。 师墨想起梁湾村的鱼,又道,“伍大哥,你有没有收新鲜海货的渠道。” “弟妹想收新鲜海货?”伍强有些疑惑,“新鲜海货不好存放,现在又正值最热的时候,要不了一天,全得臭。你要是想吃几顿,倒是到处都有得卖,随时能买得着,吃多少有多少。要是运回去卖的话,不好弄,亏得慌。” “运输和保存都不是问题,我们有自己的办法,之前也买了不少新鲜海货回去卖。刚开始有些困难,大家接受程度不高。后来粮食减产,没得吃,不被人喜欢的海鲜被迫无奈端上桌,渐渐的也就接受了海鲜的味道,到如今,喜欢的人不少,还算好卖。正好这次过来了,就再弄些回去,卖出去不是问题。” “要是伍大哥有这方面的渠道,帮忙弄一些,越多越好,不拘种类,只要保证在验货的时候都是新鲜的就行,价钱按照市场价来,不用压价。” 师墨严谨这几天也捕了不少海鲜,严谨空间里又养了不少苗子,种类大幅度增多。 不过,真要大卖的话,还是差得多。刚好趁这段时间是出海打渔的高峰期,卖鱼的多,种类多,可以多屯一些。 伍强见师墨语气笃定,严谨也无声支持,就知道是真有法子。 如今他们刚开始合作,他不好多问,便点头应下。 “渠道我有,这东西现在都贱卖,便宜得很,也好买,想要多少有多少,弟妹,你得说个大概数,要不然真多起来,怕是一条街都堆放不下。” 师墨想了想,上次一分钱一斤,花了千多块钱,买了十一万多斤。 不知道这边是什么价,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两三万块钱,能买下沿海大半村落的海货。 “两万块钱的货吧,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现钱,所以可能会用金银抵扣。” 伍强嘴角一抽,“多少?” 他以为自己够豪了,原来是自己见识太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