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咱们都是心理系的,最会分析别人的行为,你们说他们是想干嘛?”于静姝卖了个关子。 “人的行为是受利益驱动的,他肯定是图点什么呗!” 终于有男同学忍不住插嘴,“他还能图什么?得那种病以后肯定是娶不着媳妇了,他这是打算缠着几个女同志耍流氓呢!” 于静姝立刻表示赞同,“这男的看我已经结了婚,方小檀也有对象,不是好欺负的,就盯上了人家没对象的耿兰。这俩人还在我们胡同里耍臭无赖,造谣说耿兰是他们家乡下跑出来的媳妇,逼着人家嫁到他们家呢!” “真不要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事得报公安,让他们猖獗下去可不行。” “我们也想啊,可昨天他们闹了一通,后来听说我丈夫是部队出来的,就脚底抹油跑了。但我看他们临走前那样儿,不像是会死心的样儿,也不知道会不会闹到学校来……” 于静姝、方小檀、耿兰三人在同学们面前的说辞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耿兰是本色出演的受害者形象。 因为这件事本身带着一些吸引眼球的内容,在这个保守的年代,反而是能够飞速传播的小道消息。 尤其大学里还有一个非常适合传播消息的地点——食堂。 女同学之间说得还比较隐晦,男同学们传播这件事的时候,说得就夸张、难听得多了,什么“太监”、“天阉”之类的词都出来了。 等耿兰前夫和前婆婆打听到去北大要怎么走,进了学校又打听完经济系在哪上课,并赶到教学楼的时候,学校里的学生已经通过上午的传言,推测出他们的身份了。 连系里的老师都关注起了这件事。 于是耿兰前夫和他妈到了教学楼,打算闹事的时候,就发现周围人看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有的人还在不远处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