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楩很无奈的趴在那里,心中也懊恼,这老朱都这么一把年纪了,竟然还能这么犀利。 不愧是洪武大帝,跟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得小心翼翼啊。 难怪徐叔叔在朝上惜字如金,原来是怕说多错的也多。 “你真以为咱老糊涂了?还是把咱当成老农奴大傻子了?”朱元璋怒喝道,他是真的生气了。 朱元璋给儿子们全都封王了,是想让自己的孩子都能过好日子。 其实朱元璋也很抠门,从他开国之后只册封了很少一部分的贵勋就能看出,他是吝啬的,不希望刚得的天下全都给祸害了。 但是他唯独对自己的儿子格外的大方。 同时朱元璋也知道藩王存在的弊端,于是也给藩王们设置了各种限制,防止的就是汉朝七国之乱,以及晋朝八王之乱的发生。 结果朱楩竟然真打算造反?这让他无比震怒和无比的失落。 朱元璋也很伤心,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儿子们之间同室操戈。 偏偏出了个朱楩这么个混账。 “你大侄子允炆曾经就担心的问过咱,胡虏不安定,还可以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朱元璋缓缓吐露出一句话。 原来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其实朱允炆就曾经表达过对王叔们都是藩王这件事的忧虑了。 甚至直言不讳的询问朱元璋,若是藩王造反怎么办? 所以朱元璋其实是知道的,等自己死后,朱允炆很可能会削藩。 “我问他该怎么处置,”朱元璋接着说道:“他说‘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你看看,他是先以藩王造反作乱为前提,还要先以德、礼处之。” “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朱楩趴在地上,对于背上朱元璋的话,其实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只是在心中感叹。 自己大意了啊,谁特么说穿越者可以把古人玩弄在股掌之间的?谁说古人愚钝? 自己老爹不是一眼看破了自己的野心? 到底还是被朱元璋给试探出来了,还是说自己太不小心了? 不对,还是老朱不地道,他扯东扯西的,让自己放低了戒心,然后才吐露出了一些想法,没想到老朱能这么快抓到问题核心,看出了自己的打算。 但是你能怎么办呢?你早晚得死,等你死了,你可就管不了了。 “你是以为等我死了,你就可以无法无天了是吗?”背上朱元璋用鞋底子重重的拍了下朱楩。 虽然不疼,但是朱楩浑身一震,难道自己说出来了? “老子毕竟是你爹,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你以为能糊弄得了咱?”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只从朱楩的反应和态度也能猜出他的想法。 何况朱元璋为何急着处理蓝玉?甚至已经提出也许还要继续对冯胜与傅友德下手,以及这样直言不讳的和朱楩对话。 还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拖下去,连洪武大帝也无法精准预算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所以他要赶紧给朱允炆铺平所有道路,否则他真担心大明会学秦朝一样二世而亡,或者步入汉朝与晋朝的老路。 那一切就都晚了。 宁杀错,不放过。 但是朱楩毕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朱元璋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可是,真能杀了他吗? 朱楩现在底气十足,依仗的不就是这一点? 你打我可以,骂也随便,反正你伤不到我,我就等着把你熬死就完了。 朱元璋望着朱楩继续不说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冷笑着站起身来,说道:“真以为咱治不了你了?信不信只要我重新册封一批土司官,就能让你在云南的所作所为全都化为泡影。” 朱楩一惊,终于不能再沉默了,一跃而起,与朱元璋面对面而峙。 “不至于吧?您真要因小失大?”朱楩冷冷问道,此时他可顾不上尊卑了,哪怕是亲爹又如何,你要把我的根基给毁了吗? “因小失大?你是说你是大的?江山社稷,咱们老朱家的江山才是小的?”朱元璋也冷声反问道。 朱楩皱眉,终于不得不直面朱元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为了一个朱允炆?” 不是朱楩瞧不起朱允炆,他是名正言顺登基的建文帝,掌握着几乎整个大明江山,还有几十万兵马,结果没打过朱棣的一燕之地?朱棣起兵的时候才几万人啊? 就这?他把握不住的。 “削藩削藩,我削他奶奶个腿儿的藩,”朱楩再也不管不顾了,怒喷道:“现在还是大明之初,就开始担心起我们这些叔叔会造反了?好家伙,先把我们朱家子孙全都给贬为废人,然后再启用一堆外人去当边疆大吏,然后让他们拥兵自重成为诸侯是吗?” “宁可不信任自己的亲人族人,把藩王削成狗。哪怕吴三桂成了诸侯也不在乎是吧?” 朱元璋心说吴三桂是谁?难道以后想要造反吗?是不是得满门抄斩呢? 好家伙,吴三桂还得等一个多世纪才出生,朱元璋现在就想灭了人家了? “行,我也不装了,我有天大的野心。不论是东南亚各国,还是西域吐蕃什么的,我全都要,”朱楩认真的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我可以发誓永生永世,我朱楩一脉子孙不再踏足中原半步。但是你把云南给我,我以云南为地基,你看看你儿子我能不能自己创下偌大家业。” “我可以自己打下万疆之基业。” “我的大明,一定比你的大明还大。” (ps:不知道有没有把这段父子之间的对话,以及朱元璋的反复试探,和他的心机深沉与头脑目光的精彩之处写出来。还有那段双关,朱元璋说朱楩那么多小动作,暗指朱楩的心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