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3/3)页

    可是,他真的认为宋叔才是最实际的,最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们问题的。

    足足闭眼沉思了半个时辰,杨明远才下了决心,决定还是找一个平衡点吧,说的含含糊糊一些,别冒险,有些话不一定写到卷上。

    与此同时,宋福生也在闹心。

    杨明远都能想到别挑战阅卷官,他能想不到吗?

    要承认,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一样。

    尤其他闺女以前就给他举例,像收税那个问题。

    说爹啊,那些大官才是真正的大地主,才最该多交税,连陆珉瑞算在内,都是那种该多交税的,不能随意占用土地,你要敢写敏感了,就是在挑战一群高官。皇上搞不好都不敢随便提改革,心眼小的批卷官真能给你打零分。

    这预防针,早就给他打过,闺女让他少瞎白话。

    所以说,写心里真的想说的吧,他好像在赌前程。

    那写一些不痛不痒的,那文章能有灵魂吗?

    宋福生试了试,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些没灵魂的话。

    可是他写着写着,脑中就浮现自己逃荒那阵,一副难民的模样拿着破碗在幽州城前排号。

    浮现从奉天到京城,一路走来,所看见的那些难民,崔举人的县丞朋友,告诉他疫情过后本县得病死亡人数。

    以及在奉天时,老魏和他说,有几位好官员为安顿受灾百姓染病去世。

    他在心里和自己对话道:

    咱不能说,古代落后,就认为所有的好东西和好政策只有现代有,古代就不配有。

    那些为百姓焦灼奔波的好知府、好县令;

    那些在风雨中赈灾的专员;

    那些从御药院下到地方的太医到城里药铺子的郎中拼命救治的人;

    那些参与救援的将军;

    那些自救也努力救别人的普通人、善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这些人和他宋福生都在同一日月之下,是这天地之间的人。

    就因为一个狗屁儒家思想,什么孝与不孝,尊与不尊的狗屁不通的理论。

    不隔离,粪便污水横流,细菌四处扩散,蚊虫大量繁殖,食物被淹发霉变质,致使一个传染几个,发热症,红眼病,听说还有那小孩得了一种站都站不起来的传染病。

    是不是下一次天灾来临,还不隔离?还要死这么多人,还要受某些禁锢思想限制?

    听说,这次前几名的试卷会直达天庭,为了那一丝丝可能,为了下一次天灾皇上能直接下令。

    宋福生进了空间。

    “爹,怎么了?”宋茯苓拿着书坐在沙发上扭头问道。

    宋福生只说了下考题,其他再没说,只是坐在餐桌前,脸上露出了纠结,手指不停地弹着桌面。

    宋茯苓却猜到了她爹在纠结什么,“爹,考到了这种程度,您连空间里有书都不偷看,那就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吧。人活一世,要是处处功利,没什么意思。我收回以前提醒您的话,这回我支持你。”

    宋茯苓说完就低头接着看书,嘴里像念佛号般,又说了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第(3/3)页